首页 游戏攻略

四履带传奇由它诞生!为您揭开279(e)的神秘面纱!

100人浏览   2025-09-11 22:05:50

作为游戏中最负盛名的重型坦克之一,279工程早期型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它特殊的四履带构造,但您知道它是如何设计出来,历史上是否确有这样一台坦克呢?下面就一同来看看!

这台“279工程早期型”的原型在历史上其实被称作726工程,由列宁格勒拖拉机厂和VNII-100合作设计,也即工程师列夫·谢尔盖耶维奇·特罗扬诺夫在1947年间提出的“重型越野坦克”构想的具象化体现,采用四履带悬挂取代了传统的双履带,提升了坦克的越野性能。在设想中,这一全新项目将成为一系列特殊作战车辆(火炮牵引车,自行火炮底盘、重型运载车、工程车等等)的基础,用于特定地域的作战,如远北地区或荒漠戈壁地带。

▲ 726工程1947年的概念图


726工程的4条履带两两一组分布在车体整个宽度上,以纵向箱型大梁容纳传动与悬挂系统,并兼顾作油箱使用。每条履带均有独立的主动轮、诱导轮以及6个负重轮,总共多达24个的负重轮使得坦克行驶时更加平稳。履带面积与车底面积接近,可有效降低对地压强,提升对复杂地形(如泥泞地、黏质土、液化土、深雪、沟壑等)的适应性。四履带设计还能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性,只要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履带保持完好,就能依靠自身动力脱困。

▲ 位于列宁格勒的VNI-100研究所


由于726工程全部履带均位于车底,而非像传统坦克一样位于车体两侧占用车体宽度,在坦克总体尺寸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大幅提升车体内部有效空间,也能采用更大直径的炮塔座圈,使得坦克具有安装更大口径火炮及自动装弹设备的可能性。更大的战斗舱空间允许将备弹全部置于车体中而不必单独设置尾舱,从而消除了炮塔上的潜在的弱点区域;此外还可以将备弹布置在更易取用的位置,提高装填速度。

▲ 1948年制作的726工程1:10木制遥控模型


VNII-100在1948年制作了一台726工程的1:10木制模型,可通过线缆遥控进行机动。与我们熟知的“279工程早期型”相比,它的总体布局和装甲构型都基本类似,但车顶多出了一座双联装防空机枪。在模拟测试中,这台模型顺利的实现了原地转向,且成功的克服了包括深沟、起伏路面以及陡坡等地形。除此之外,通过使内侧和外侧履带以相反方向转动,坦克可以在松软地面上自行挖掘出一个小坑。

▲ 四履带试验车的各向视图


为了测试越野能力和操纵性,列宁格勒拖拉机厂和VNII-100在1952年底联合生产了一辆四履带试验车,其重量为48吨,乘员4人。坦克配备了一台650马力的V-11发动机,并配有离心增压器和来自T-10的ZK式行星转向机构与变速箱,负重轮和履带则来自IS-3,最高时速为40千米/时。全部6个总容量为950升的油箱均位于连接履带和车体的中空大梁中。测试中发现,该车的平均对地压强不超过0.48千克/平方厘米,能够克服3米宽,坡度达到40度的沟渠,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明显优于T-10和T-54。

▲ 四履带试验车实车

▲ 从陷车的T-10一旁驶过的四履带试验车


测试的成功结果表明,使用四履带悬挂确实能够有效提升坦克的越野性,1953年3月-11月间,VNII-100先后向苏联交通和重工业部提交了一系列以四履带底盘为基础的设计草图,其中包括装备122毫米M62火炮的重型坦克,以AT-T为基础的重型火炮牵引车,以750工程为基础的两栖装甲运兵车,用于积雪或者沼泽等特殊地带的作战行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指标和技术规范,这项研究颇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

▲ 四履带重型牵引车(左)与装甲运兵车(右)

▲ 88吨载重下的四履带试验车


1954年底,VNII-100使用上面提到的测试车开展了第二轮验证工作,研究这种底盘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机动性、可操作性与地形阻力,并通过添加配重的方式测出了这个底盘的惊人的承载能力——极限竟然高达88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VNII-100完成了四履带悬挂系统的各项参数的论证,并为数年后名震四方的279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Top